来源:海外掘金
作者:掘金大师
2016年末,央行出手,关于外汇管理的两份文件接踵而至。汇率过度贬值和资金过度外流,是央行目前的大敌。
央妈在明处,资本在暗处,掘金大师看到,两份文件,用意都在消除信息不对称:
1.超过20万元的跨境交易要知道,避免大笔大笔资金在眼皮底下出海而毫无知觉;
2.个人购汇的去向要知道,超过1万美元即上报,超过重申个人购汇不得用于境外买房。
出手的前提是掌握信息,央行此举只是为接下来的真正出手收集数据。
很多人不知道,2016年最后一天,央行行长周小川视察了外汇管理局。
就在两天前,李稻葵——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,在一场演讲中警告:“如果资金外流不加约束、汇率不加管理,将导致国内金融体系迅速失血,实体经济运行受到冲击,经济发展落入中等收入陷阱。因此,2017年经济领域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是管住资本账户,严防资金外流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在外汇管理局,周小川强调:“2017年改革任务会更重,外部环境也会更加复杂。”
2015年的最后一天周小川也去了外汇管理局,却未见他这般语重心长地强调。
毕竟,仅仅是2016年一年,中国的外汇储备从3.84万亿减少到3.33万亿,减少幅度为13.28%。形势不可谓不严峻。
央行此番出手,直接给有换汇需求的人带来三个结果,也就是三多:程序多;麻烦多;风险多。

1、程序多。元旦过后,很多人到银行购汇的时候发现,他们需要先填写一份《个人购汇申请书》。
2、麻烦多。个人单天一笔或累计境外汇款一万美元以上的,银行需上报。若有人想往境外大笔汇款,又不想被上报,或许会采取低额度、多频次的方式。总之,“蚂蚁搬家”式把资金转出去成本越来越高。
3、风险多。《个人购汇申请书》出现这样的提醒:“不得出借本人额度协助他人购汇”、“不得借用他人额度实施购汇”。
学者余永定在演讲中曾提到:“有些地方,比如深圳,我的学生告诉我,有些老板把员工的身份证借来换很多外汇,这种事情是一定要禁止的。”以后,老板和员工这么做有了明确的风险。
央行此举,虽突然,但在意料之内,符合政策逻辑。2016下半年全民普遍更有汇率意识了,“不说高净值客户,就连亲戚家的阿姨都知道拿私房钱去换成美金”。
但因为全球黑天鹅事件也多,想出去的人都在观望更适合的出售时机:比如汇率更好一点,房价能不能跌一点。这一等等来2017个人外汇管制严格,地下钱庄的生意又要好起来了。
掘金大师判断,央行此举会带来海外投资者的加速分化,犹豫者一部分会选择观望,另一部分反而会被刺激加速出海。

另一个影响是,移民业务更受关注。一部分人本来是出海投资在前,移民在后。如今资金出海门槛变高,或许会逼迫他们改变策略,先移民,拿到身份,就可以更为自由的支配资金。
直接受影响的群体是中产。这几年,海外投资出现了从富豪向中产下沉的趋势。但大机构和大资产的所有者,有自己的出海渠道。“蚂蚁搬家”者往往是中产,这部分人群受此次新政的影响最大。
但另一方面,资本外流,主体是机构而非个人,更不是以个人换汇的形式进行。年末新政能多大程度遏制资本外流,还有待观察。
接下来一段时间,资本管制加强的趋势会延续,但央行面临的挑战显然没那么简单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对各国的资本管制做了分析,得出“资本管制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”的结论。
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,目前的政策是暂时举措,从长远来看,资本自由流动是必然。
图表来自FT中文网《如何应对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?》
蒙代尔的“不可能三角”理论提出:资本自由流动、货币政策独立、币值稳定三项目标中,一国政府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项,不能同时实现三项。
从央行的一些列举动看,央行短期倾向于货币政策独立和币值稳定,而放弃了资本自由流动。自由流动受阻,也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放缓。
防止资本外流,只有两个方法:
一是汇率一步贬到位,但震荡太大,什么叫“到位”谁也拿不准;
二是放弃现在的低利率,跟随美国加息,资本在国内收益高了,自然不会外流,但这会加重实体经济的资金负担,有全局性影响。
目前来看,猛药都比较难办,需要下决心。
对于想出海的人,认清大势比注重小节重要。2017年可能是从“走向开放的管制时代”进入到“走向严控的管制时代”,但从长期看,资本的自由流动、人民币的国际化,是中国想崛起的必经之中,相对来说,汇率守不守,没那么重要。
在国内楼市调控时,赚大钱的往往是没受调控声音影响而抄底的人。海外投资是不是这个理儿,自己琢磨。
美盈资本&大公出国,贴心陪伴每个的家庭国际发展道路,详询400-618-0299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xeh-cn-kaiyun.com/teams/59.html
转载声明: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!
请发表您的评论